龙里县布依学会深入湾滩河镇羊场地区开展布依语言文字传承调研 二维码
100
发表时间:2020-05-07 22:09作者:王恩贤来源:龙里县布依学会 5月5日,龙里县布依学会副会长邓守强、王裕光率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委员会调研工作组到湾滩河镇羊场地区开展布依族文化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布依语、布依文传承与发展情况。 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金批村大方寨、藕寨,探望慰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罗时茂、罗时贵、罗时林及其布依文教师莫尚惠等四位老师,收集整理羊场地区“五堡八寨”、布依语寨名地名、布依族摩经《开路经》等相关史料。 1985年布依文培训结业证 布依族摩经《磨开歌仪》 据了解,1956年在贵阳市召开的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决定采取布依文和壮文联盟(布壮文字联盟)的方针,并通过了《布依文方案(草案)》,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并以龙里县羊场话(属布依语第二土语区)为标准语。1982年布依文开始在羊场大方寨、藕寨等布依寨试验推行。1984年,布依文正式进入羊场的藕寨小学、孔雀小学等6所学校,开办了布依语文教学班。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证书(部分)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证书(部分)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证书(部分) 邓守强副会长在实地考察调研后表示,大方寨是我的家乡,也是第二土语区的核心发音区,我从小在这个地方长大,在浓郁的布依文化熏陶下,乡音未改,也留下不少童年记忆。藕溪河畔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风情独特,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罗斐然、罗熙弼等著名学者。新中国成立后,党委政府为振兴民族事业,开创了新布依文。国家民委先后多次在我县推行布依文,期间为龙里培养出了一批如莫尚惠、罗嘉烈、罗祥禄等布依语文骨干人才。通过此次考察,让我们详细了解我县布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并对学会接下来的学术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秘书处王恩贤)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公益性传播布依族文化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章导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投稿&意见箱:tg@mail.buyizu.cn |
投稿邮箱:tg@buyizu.cn 新闻热线:17001222122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家园。当我们看待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创造时,目光总是首先落到文学身上。古今中外,那些文学大师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都是本民族最好的精神标识,就像法兰西民族的巴尔扎克、雨果,德意志民族的歌德、海涅,英格兰民...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在贵州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布依族女干部、女专家,她坚守“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初心,2019年6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关键时刻,勇挑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红星村第一书记重担,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