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IABAEGAAgrNbyjQYotvmerwYwjAE4jAE
ABUIABAEGAAgqdXyjQYoycOBrwIw3QI4gAE
新闻详情

罗兰芬:布依山歌“十八调”传承人罗兰芬的漫漫“明星路”

 二维码 542
发表时间:2020-07-22 18:31作者:罗庆荣来源:贵定县布依学会

1965年3月,罗兰芬出生在贵定县沿山镇石板村——地地道道的布依族,一口标准的布依话,一身俭朴的布依服饰,温柔敦厚的圆脸显露出慈祥与微笑。

自从嫁到盘江镇音寨村,罗兰芬在为家庭生活辛勤劳碌奔波的同时,也发现音寨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背后有不对称的一面:作为一个有"中华布依第一寨"称号的村寨,布依文化的元素在逐渐消失、淡化,她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在心里想,我一定要教会一批人把我们的布依山歌、布依语言传承下去。在思考如何改变现状的同时,罗兰芬开始了传承布依山歌十八调的漫漫“明星路”。

罗兰芬:布依山歌“十八调”传承人罗兰芬的漫漫“明星路” (1).jpg

罗兰芬的母亲爱唱山歌,常常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同时带上女儿罗兰芬在寨上或寨邻唱歌玩耍,在如此的氛围中,罗兰芬五、六岁开始学唱布依山歌,耳濡目染,慢慢喜欢上唱歌,那个年代,山歌盛行,民风淳朴,姑娘小伙围坐在客厅的火塘边,歌声悠悠,互诉衷肠,你方唱罢我还来,火光映红姑娘的脸,从迎客歌到谦虚歌,再到情歌……各种曲调、各种内容,轮番上阵,可以唱个三天三夜不翻头。

11岁那年,罗兰芬就学会了对唱山歌,与伙伴在寨上与后生对歌,16岁那年,她和另外一个伙伴到龙里羊场参加山歌比赛,荣获第二名。从此一发不可收,谁家有喜事,都请她们去唱歌贺喜。她总是逢请必到,乐于助人,她不谈什么报酬,心想只要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大家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快乐。

罗兰芬:布依山歌“十八调”传承人罗兰芬的漫漫“明星路” (3).jpg

罗兰芬不仅经常免费唱歌给大家欣赏,给大家带来欢乐,她还热心教学生、带徒弟,包括培训布依语言,她的学员宋薇是音寨本村人,原来身体不好,听人说学唱山歌也是一种锻炼,身为汉族的她跟罗兰芬学起了唱布依山歌,如今,勤奋好学的宋薇不仅山歌唱得远近闻名,而且身体也唱好了,在盘江社区上班的宋薇,如今是在歌中生活,在歌中工作,激情无限。这么多年来,已经55岁的罗兰芬热心教群众唱布依山歌,所教人数不下500人!

罗兰芬:布依山歌“十八调”传承人罗兰芬的漫漫“明星路” (2).jpg

罗兰芬不仅自己参加山歌比赛,还组织兄弟姐妹们参加比赛,比赛场数不下百场,获奖无数,在家里,她专门拿一个箱子存放各种荣誉证书、奖旗。她印象最深的是去平塘县参加山歌大赛,连续三年获第一名,第四年她们没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水平高,她们一去,非冠军莫属,其他选手及参赛队都望而却步,有的甚至放弃比赛。评委评论她们这个参赛队:6名参赛队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那是心有灵犀,整齐划一,神采飞扬!

罗兰芬:布依山歌“十八调”传承人罗兰芬的漫漫“明星路” (4).jpg

“我家住在音寨村,冰脆酥李最有名。自然风光实在好,民俗风情醉游人。”作为贵定布依山歌十八调的传承人,罗兰芬还担任着一个使命——开展布依文化进校园。从2008年开始,罗兰芬先后在音寨小学、盘江中学、盘江幼儿园等学校教唱布依山歌及培训布依语言至今。最初由学校自发聘请,后由县文旅局专项聘请,每星期四节课,正因为课时不多,所以罗兰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传授的内容,困难可想而知。她就想了一些办法,一是课外把对布依文化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不计报酬的加班教他们。二是在课堂上采取奖励的办法激起学生学习布依文化的兴趣,她自定奖励目标:有谁能把“布依山歌十八调”完整的唱出来,她现场奖励十元、五十元不等,有时是班上组织山歌比赛,按第一名100元、第二名80元、第三名50元不等,对获奖的学生或班级给予奖励。这些活动是罗兰芬自掏腰包开展的,这么些年来,究竟自费了多少,她也没有去统计。

因为罗兰芬传承布依文化的精神可佳,贡献突出,2018年11月,罗兰芬被吸收为贵州省布依学会音乐舞蹈艺术研究会会员,平台更高更大,罗兰芬在传承布依文化的道路上更匆忙了。罗兰芬,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她凭着自己对布依文化的一份挚爱,用心,用情,在传承的道路上,不计报酬,长途跋涉,坚毅前行,无怨无悔!(罗庆荣)




附:贵定县布依山歌十八调资料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其蕴含浓厚民族色彩的布依山歌最为出名,贵定布依山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常常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各种悦耳动听的山歌,以表达自己的爱好和情感。

布依山歌十八调,2007年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以下所传授的山歌十八调经贵定县布依学会及老一辈布依歌手认同,2008年至今受县民宗局、县布依学会、县文化馆邀请先后在盘江镇、云雾镇、沿山镇、新巴镇、金南街道办事处等各村在举办布依山歌十八调培训班,共培训15000多人(次)以上。

第一调:“原古调”,常用于初相会相互问候;

如:辣子开花辣花白,你是哪方来的客,

  你是哪方来的表;隔山饶水认不得。

第二调:“米杨花调”常用于生产生活,时致歌等;

如:十八大会似春风,神州大地暖融融,

  执政兴国促发展;文化建设甩贫穷。

第三调:“哟喂调”,常用于婚俗上摆床,宵夜推杯;

如:一张桌子四角方,四条板凳摆四方,

  金杯银杯摆八个;牙骨筷子摆八双。

第四调:“山滴水”调,常用于情歌及叙事方面的歌;

如:出门看见艳山花,看见艳山懒回家,

  不是艳山扰乱我;是我扰乱艳山花。

第五调:“沙拉啦”调,常用于迎客敬酒等方面;

如:一杯美酒满满斟,斟杯美酒敬客人,

  客人喝了这杯酒;荣华富贵万年春。

第六调:“柳菊花”调,常用于情歌及赞颂等方面的歌;

如:你家房子起得高,金打柱子银包腰,

  上面盖有琉璃瓦;下面住着美丽娇。

第七调:“里芝调”,常用于情歌中的受慕倾情;

如:好朵鲜花在半岩,妹我手短掰不来,

  哪时攀得花到手;金盆打水应花开。

第八调:“呀呀依”调,常用于情歌及酒礼上较欢快的歌;

如:这杯酒,我来斟,双手端来敬客们,

  虽然我家酒不好;一表情意二表心。

第九调:“真心歌”调,常用于情歌中的山盟海誓;

如:生要连来死要连,生死跟哥到百年,

  哪人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第十调:“情合意合”调,常用于情歌中的相恋、深情等;

如:豌豆开花开到到尖,胡豆开花半树焉,

  要学豌豆开到顶;万丈竹杆耍通天。

第十一调:“灯啰灯”调,常用于情歌中的挑逗歌;

如:刺梨好吃刺又多,手拿衣袖把刺搓,

  想问情哥有无伴;几十几回不好说。

第十二调:“溜溜”调,常用于情歌中的情变;

如:枉自逗来枉自逗,好比鲤鱼吊干沟,

  干沟无水枉自吊;情哥无心枉自逗。

第十三调:“哥哟(妹哟)”调,常用于情歌中的送别歌;

如:太阳落坡坡背阴,情哥渐渐要起程,

  阳雀去了山冷淡;情哥去了妹冷心。

第十四调:“牡丹花”调,常用于叙事歌、盘歌、情歌等;

如:辣子开花细朦朦,茄子开花打灯笼,

  刺藜开花红了脸;石榴开花满树红。

第十五调:“艳山花”调,常用于情歌中的交情,试探歌;

如:别人连表不费心,妹我连表费精神,

  茅草荒坡走成路;石板路上踩成坑。

第十六调:“七姊妹”调,常用于情歌中的思念,决心等歌;

如:抬头看天天起云,埋头看秧秧子青,

  一天望哥几百遍;不见影子不见魂。

第十七调:“铜钱”调,常用于情歌中的真心、深情等;

如:铜钱落地铜钱吭,铜钱落地响叮当,

  妹我听到铜钱响;心中想郎泪汪汪。

第十八调:“悠闲调’常用于情歌中相恋、深情、送别等歌;

如:送哥一里到大地,哥走东来妹走西,

  哥走东方有好处;妹走西方眼泪滴。

作者:罗有玉

2013年11月20日

©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公益性传播布依族文化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章导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投稿&意见箱:tg@mail.buyizu.cn

ABUIABAEGAAggOKNygUo4Ojp8gUwsAk4ggE
精彩推荐
贵州省2021年布依族“六月节”系列活动在贵阳开幕
镇宁布依学会组织翻译摩经
几近失传的布依族绣艺“吊三针”后继有人
贵州龙里:布依族苗族群众齐聚一堂欢庆“四月八”
福尧布依寨:一个充满诗意的布依胜地
百年传承贵州惠水布依族杨氏枫香印染
龙里县布依学会成立大会
万名布依族同胞齐聚贵阳水车坝  欢度布依年俗风情节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副标题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文化时评

文化时评

副标题

作者简介:罗正副,贵州大学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曾在《光明日报》《世界民族》等报刊杂志发表《岂是文献不足征》《实践记忆论》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调适与演进:中国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实践记忆论纲”。内容摘要:新近出版的《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述论》,是布依族口传民歌的重要著作,不仅继承传统课题,而且关注未来发展,更注重当前研究。布依族口...

副标题

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副标题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副标题

在贵州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布依族女干部、女专家,她坚守“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初心,2019年6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关键时刻,勇挑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红星村第一书记重担,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水乡...
Copyright © 2015-2020 布依族在线(www.buyizu.cn)
▌ 主办单位:布依族在线
▌ 创  始  人:邓守强
▌ 许可证号: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 (黔ICP备2020011998号-1)
▌ 法律顾问:贵州晟仲合律师事务所 罗勇 律师
投稿热线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88-8500-0854
投稿邮箱:tg@buyizu.cn
关于我们
站长抖音号:dengshouqiang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