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弘扬布依文化的年轻人 晴隆县紫塘村致富带头人 二维码
124
发表时间:2021-03-30 14:38作者:吕家慧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李利向搬迁新市民讲解刺绣技巧(杨浩摄影) 在我国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布依族。布依族自古就有纺织的传统习俗,从古到今,传承千年。 布依族的织布、画蜡、染布、制作服饰等工艺,不仅为布依族女性的服装增添了色彩,还是布依族女性智慧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布依族文化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地理发展等原因,布依文化未被大众所广泛熟知。而在晴隆县的布依垚工作室,把传统布依服饰制作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值得称道的民族文化推广之路。 她的事业 布依垚品牌的创始人是一位致力弘扬布依文化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名叫李利,是个漂亮的布依族姑娘。 李利十多岁时就跟随姑姑到广东打工,在外闯荡十多年。先后在电子厂、服装厂、手袋厂工作,后来改行成为了一名销售。 李利心思敏捷,领悟力强,在外工作期间,她学会了机械缝纫,裁剪,服装手袋设计、销售技能。之后便有了创业的想法。于是2016年回到了兴义,注册了布依垚商贸公司,2018年拿到“布依垚”商标版权证书后,她的团队就开始生产民族文创系列产品,有手织土布、手工包、蜡染衣服、织染围巾、床上用品,小工艺品等,产品热销至全国各地。 李利说:“创业不是头脑一热的想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布依族的女孩子从小就要跟妈妈学习纺织、染布、刺绣等手工艺,我们的服装、手袋、刺绣工艺都很漂亮,但是外界对于我们的布依文化知道得并不是很多,酒香也怕巷子深。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把我们的优秀文化弘扬出去。” 2019年底,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弘扬布依文化,李利有了想要回老家鸡场镇紫塘村发展的想法。她把老手艺人们召集起来,学习她们的技术,一起将布依手工艺产品做得更好,更有特色。李利希望布依族的手工艺产品能够代代相传,所以她把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当成了自己的终身事业,并为之努力着。 培训绣娘(杨浩摄影) 今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八。李利和她的团队成员穿着传统布依族盛装,在阿妹戚托特色小镇参加了“锦绣助力·巧手脱贫”——晴隆县2020年新市民追梦桥刺绣大赛。在比赛中,她的团队获得特等奖、三等奖两个奖项。这时,李莉的布依垚工作室从鸡场镇紫塘村搬到腾龙岭易地扶贫安置区刚好两个月。她的展览门店也从鸡场镇的大山深处搬到了阿妹戚托小镇。 从城市回归乡村,再从农村走向城市。李利用了4年时间。 她的带动 一个人的事业,要靠自我奋斗,但更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本着要富钱袋更要富脑袋的宗旨,晴隆县的少数民族妇女同胞以“锦绣计划”为平台,充分展示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变。 布依垚工作室以“锦绣计划”为依托,坚持以手工织布、植物染加工生产极具布依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挖掘更多的民间手工技艺精品,以资深“绣娘”带出“锦绣”生活。 布依垚工作室成立至今带动了20位农村贫困妇女稳定就业。现在,布依垚工作室的订单不断,在淘宝上有专卖店。接下来,李利还将开通直播卖货途径,以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 她的理想 在李利心中,有一个理想。她的品牌叫“布依垚”。“布依垚”翻译成布依族语言就是“我们布依族”。在这个姑娘心中,布依文化是根植于自己血脉中的,她希望用自己的所感、所学、所思、所想,努力把民族文创走向更大的市场,让民族手工艺走得更远。 而想要达成她的理想,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跟上潮流。而怎样让传统跟现代相结合,让大众接受民族特色,把民族文创走向更大的市场,让民族手工艺走得更长远是李利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 耐心讲解(杨浩摄影) 这个过程很艰难,李利知道。但是于她而言,能够把喜欢的民族手工艺做成事业,能够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能为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乡做出贡献,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情怀。 创业之路再难再艰苦,她依然觉得满足而踏实。(吕家慧)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公益性传播布依族文化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章导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投稿&意见箱:tg@mail.buyizu.cn |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作者简介:罗正副,贵州大学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曾在《光明日报》《世界民族》等报刊杂志发表《岂是文献不足征》《实践记忆论》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调适与演进:中国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实践记忆论纲”。内容摘要:新近出版的《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述论》,是布依族口传民歌的重要著作,不仅继承传统课题,而且关注未来发展,更注重当前研究。布依族口...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在贵州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布依族女干部、女专家,她坚守“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初心,2019年6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关键时刻,勇挑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红星村第一书记重担,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