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开展省级非遗项目“布依族土歌”数字化保护工作 二维码
79
发表时间:2022-04-30 22:14来源: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2022年4月27日-4月30日,由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举办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布依族土歌”传承人群培训暨数字化保护工作培训班顺利开班。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物所所长及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南明区“布依族土歌”传承人员共计40余人参加。 此次培训暨数字化保护工作,以“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激发创新传播活力”为目标,重点聚焦对“布依族土歌”传承人群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传唱能力、新媒体文化传播能力进行培训,邀请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诗莲、贵州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娄立原教授等4位专家进行授课。同时还开展有“布依族土歌”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工作,旨在通过“音”“像”“图”“文”等的全方位、全角度、全序列的采集记录,实现项目资料的永续保存和数字记忆,为下一阶段有效传承培养一支高水准的歌师队伍,有效展示一套高质量的特色文化符号,促进项目走进现代生活,夯实好基础工作。 据了解,“布依族土歌”是指用布依语言演唱的布依族民歌,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学形式,是布依族先民宇宙观、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以及历史演变的集中体现,2015年1月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南明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保护传承、创新传播”为切入点,“见人见物见生活”显见成效,非遗“铸魂、赋能”作用不断彰显,有力的凸显了“文化南明”“首善之区”的精神底色。(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公益性传播布依族文化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章导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投稿&意见箱:tg@mail.buyizu.cn |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作者简介:罗正副,贵州大学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曾在《光明日报》《世界民族》等报刊杂志发表《岂是文献不足征》《实践记忆论》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调适与演进:中国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实践记忆论纲”。内容摘要:新近出版的《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述论》,是布依族口传民歌的重要著作,不仅继承传统课题,而且关注未来发展,更注重当前研究。布依族口...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在贵州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布依族女干部、女专家,她坚守“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初心,2019年6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关键时刻,勇挑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红星村第一书记重担,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