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凯锋和伍忠钢的《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 二维码
70
发表时间:2024-04-15 22:20来源:布依族在线 贾京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印染实验室主任;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专家、客座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家纺行业协会高级设计师、家纺艺术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流行趋势研究员; 教育部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 2024年4月2日伍忠钢先生到访五彩黔艺博物馆 伍忠钢先生是贵州镇宁布依族人,上过大学,曾经在钢铁厂当过工人,做过技工学校老师,后来还担任过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同时,他还是贵州省布依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伍忠钢与伍凯锋不仅是土生土长的布依族人——布依族的“文化持有者”,而且还是布依族文化的研究世家——布依族的“文化研究者”。 伍忠钢先生承担起研究布依族服饰文化与服饰纹样的重任,在传承家族研究的精神和基础上,“广泛进行田野调查,访问并请教数以百计的民间织锦、刺绣、蜡染艺人,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基本完成了这部‘天书’的破译”之重任,撰写出《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该著作除了研究了布依族服饰文化与形制,将女性服饰归类为大约50个款式,200多种样式外,还着重研究了镇宁布依族服饰纹样的造型与类型,以及服饰纹样的名称、内涵及文化寓意。 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来说,研究梳理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内涵,包括布依族的服饰纹样内涵解读,历来存在着不确定性、多义性与交融性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的历史文化现象,是历史性与共时性的文化多重叠压交融造成的结果。 借用考古学中的地层学说来分析,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的多义性、重叠性与不确定性的现象,与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极为相似。 伍忠刚、伍凯锋先生的专著《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在服饰纹样研究方面的结论,虽然只是其“一家之言、一家之见、一家之思”,但是,毕竟有了“言之所留、见之所研、思之所得”的丰硕研究成果。 综观该专著的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跨时空、跨领域的特性,有五个独特之处。一是历时性的纹样比对分析,穿越古今时空的考证研究。二是跨族群与跨地域的比较研究,将布依族服饰纹样与汉族等纹样比较。三是现存实物纹样与历史文献中的考量互证研究,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研究。四是田野考察与口述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布依族服饰纹样的田野考察与口述史反复对比分析。五是以布依族人的“文化持有者”视角,与严谨科学态度相结合展开缜密的研究。 伍忠钢、伍凯锋先生的专著《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研究成果十分突出。该项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长期田野考察与研究梳理和分析凝练,不仅内容丰富翔实和具体深入,而且以布依族人的视角解读了布依族服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服饰纹样的内涵秘密,即揭示了布依族服饰织锦、蜡染、刺绣纹样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使读者能从漂亮的服饰纹样了解布依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
投稿邮箱:byzzx@qq.com(长期征稿) 投稿热线:166-8500-0854 “布依族的刺绣技艺分素绣法、彩绣法、剪贴法、扎染法四个内容。要做好刺绣的前提首先是绘画,只有将要刺绣的图案画出来,才能依托图案进行刺绣。”在望谟县搬迁安置点平洞街道亚鲁社区,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正在给绣娘学员们讲解着刺绣的内容。(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韦树章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桌子上铺开... 坐落在黔西南州贞丰县城东北部的永丰街道必克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600多户近3000人,大多是布依族,是该州较大的布依族村寨之一。必克布依古寨四面青山环抱、河流交织,寨中绿树成荫,石桥与河水相映成辉,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卷,有诗赞曰:“水经石上流,风从花间过,人在画中行,胜似桃花源。”必克是布依戏的发源地之一,寨中有古戏台、戏楼遗址。必克布依古寨世代传承着杂技、棍术、舞龙、高台舞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