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到龙里开展布依族非遗文化调研 二维码
171
发表时间:2024-07-03 00:09来源:布依族在线 近日,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课题组到龙里县湾滩河镇,就布依族非遗文化的挖掘、开发、传承、保护等开展田野调查。贵州省布依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邓守强、龙里县布依学会原副会长王裕光陪同。 课题组一行先后到龙里县湾滩河镇羊场社区、金批村大方寨、走马村孔雀寨开展为期两周的田野调查,参观了解孔雀花灯技艺、布依族土布制作、布依族刺绣技艺及古石碑、古树等文化遗迹等;开展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及保护工作,听取非遗传承人介绍,详细了解布依语第二土语(羊场土语)传承情况、布依族摩经的保护传承情况。 在具体的田野调查中,调查组运用观察、访谈、文献、计量、统计、归纳、分析等综合方法,对湾滩河镇布依族的历史源流、自然生态、地形地貌、产业布局、生计方式、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古迹名胜、丧葬文化、宗教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情况进行了多层次的田野调查,并获取了大量文字、实物、图像及口述史料和数据资料。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辛洋洋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她表示,龙里县湾滩河镇羊场地区1956年认定的布依族第二土语区(黔中土语)标准发音区,也是全国首批采取布依文和壮文联盟(布壮文字联盟)方针的试验区,当地的布依族文化浓厚,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传承和保护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 |
投稿邮箱:byzzx@qq.com(长期征稿) 投稿热线:166-8500-0854 “布依族的刺绣技艺分素绣法、彩绣法、剪贴法、扎染法四个内容。要做好刺绣的前提首先是绘画,只有将要刺绣的图案画出来,才能依托图案进行刺绣。”在望谟县搬迁安置点平洞街道亚鲁社区,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正在给绣娘学员们讲解着刺绣的内容。(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韦树章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桌子上铺开... 板光布依古寨地处巍峨的龙头大山山脉东麓主峰公龙山腹地,隶属贞丰县挽澜镇板光村,距县城16公里,距挽澜镇8公里,是挽澜镇辖区内的海拔最高的村庄。海拔约1600米,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0%。板光布依族自然村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洒落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有“云上布依人家”之称。板光寨布依语叫“曼莱逛”(Manlnaizguangz)。相传,从前这里生长着一大片茂密像桫椤树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