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自中国的越南布依族和热依族 二维码
1096
发表时间:2018-05-28 00:00来源:中国布依网 (上) 我国的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其中有一小部分在历史上迁到云南,再转入越南。越南经过民族识别后,把他们确定为两个民族:布依族和热依族。本文先讲讲布依族。 越南的布依族有两个支系,一个叫都匀人,另一个叫布依人。越南的民族学调查得知,都匀人的祖先,因生活困难,18 越南布依族中的布依支系,又叫布那,意思是种田人,还称为贵州人。据布依支系的家谱记载,19 他们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如玉米、旱禾、木薯、红薯、花生、黄豆等。主食是蒸玉米饭,把晒干的玉米粒磨碎,倒入锅中煮成半熟,捞起来放入甑子里蒸熟。煮玉米留下的米汤则作饮料。主食的这种吃法,是我国西南地区很多民族的传统吃法,虽然他们移居越南已繁衍多代人,但仍然保持着。他们养的家禽家畜较多,因此,平时的肉食也较多。 由于他们居住在边境的高寒山区,社会治安差。因此,住宅具有防守性和御寒性功能。用竹管把山涧溪水引进屋内,这是真正的自来水。在我国南方的山居民族中这是常见的引水方法。 在布依支系中,大姓有罗、陆、杨、吴、伍、潘,都匀支系的大姓有罗、张、杨、黄、唐。 每个男子的名字都要有表示辈分的字辈,如潘姓有九个字辈:文、有、成、银、朝、廷、玉、通、明。同姓不通婚,子随父姓。入赘从妻姓,也有妻姓在前,夫姓在后的双姓。现在还有早婚现象。存在姑表婚,姨表婚,夫兄弟婚。过去,只允许在本民族内通婚,现在不论是男是女都可以与毗邻民族通婚。 每个布依村寨都有一座山神土地庙,是保护村寨、山林、土地、庄稼、家禽家畜和火的神。每家都有神台,上端有祭天地和三代祖先的神位,下端是供保佑家禽的神位。 (下) 越南热依族现有49098 中越两国的史籍和越南的民族学调查表明,热依人的祖先是在18 由于热依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所以有些地方的热依人既会讲本民族的语言,又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但有的地方已不会讲本民族语言,只是热依人的风俗习惯还保持着。他 热依人沿着山岭平坦的地方建立村寨,必须有水源。最大的村寨有百来座房子。过去住的都是下层养牲畜、上层住人的干栏屋,现在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住宅,但有些地方已改为平房了。他们常在田间的坡地上盖一间照料庄稼的小屋,一般由老人居住,兼饲养猪、鸡、鸭。远离村寨,鸡、鸭不易发瘟。村寨周围有密密麻麻的荆棘树丛,家禽也回不到村寨里捣乱。牛不圈养,而是野放。把牛赶到田峒里,隔三五天到田峒里看看牛的情况。如要用牛时,就到田峒里去牵,用完又放回去。他们也养马,用来骑或驮运东西,马比猪牛值钱多了。 老式的男装,衣袖和裤腿肥大,留长发盘在头顶。现在年轻人已不穿老式服装,而改穿现代服装。少女穿得花枝招展,五颜六色,若外出,还要挎一个日字形的布袋,这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特色。 热依人结婚要经过六道程序:第一步男方先放风声,想娶某某女为妻;第二步正式向女方提亲。第三步请媒人到女方家打听消息,疏通感情。若同意这门婚事,接下来是第四步,问姑娘的名字,要她的生辰八字。男女双方的命合的话,就进行第五步,举行婚礼,宴请亲朋好友。婚礼结束后,最后一步是回门。值得一提的是,在婚宴进行中,新娘要端上一个用甑子蒸熟的白、黑、黄、紫、蓝色的五色糯米饭或大米饭,放在供祭祖先的神台前的簸箕上,请众宾客吃,意思是今后服从丈夫家做事,祝愿夫家饭满甑,丰衣足食。平时,他们也是用甑子蒸饭,米汤留作饮料。他们主食的这种吃法与我国云、贵、川3省民间吃法相同。 热依人入赘比较普遍。现在,上门郎在入赘期间,只要向女方交出一笔赡养岳父母和买棺材的现金,便可在妻子家生活、劳动,生儿育女。 热依人的有些禁忌与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些民族一样,如妇女在煮饭烧柴火时不能先烧树梢,也就是不能先烧细的那一头,否则分娩时将难产。妇女不能参加葬礼,也不能到供神的地方去,以避免“魂魄”被抓走。 热依人信仰管理人间天旱水涝的“天”神,每年的七月要祭“天”神,求雨不旱。他们爱唱歌,并有乐器伴奏。奇怪的是,他们没有自己本民族的舞蹈。(中国民族报/2004年/03月/12日、19日/第004 |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