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IABAEGAAgrNbyjQYotvmerwYwjAE4jAE
ABUIABAEGAAgqdXyjQYoycOBrwIw3QI4gAE
新闻详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八音坐唱”

 二维码 476
发表时间:2018-06-22 00:00来源:中国布依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八音坐唱”.jpg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亦称“八音坐弹”,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它既有宫廷音乐的宏伟,又有庙堂音乐的庄严,也有民间音乐的柔美,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


八音坐唱,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常用于布依族节日、婚丧嫁娶、祝寿、建房等喜庆场合。早在唐宋时期,“八音”就在桂东南一带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清乾隆年间八音在兴义巴结王姓土司家庭生活中已经非常活跃了。新中国成立后,巴结八音多次参加县、地、省级汇演,均获好评。改革开放后,八音更是走出了国门,获“盘江奇葩”、“东方明珠”、“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声音活化石”等盛誉。1992年7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西南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根据巴结八音改编的《贺喜堂》赴意大利参加国际民族民间艺术节,引起轰动。

在欧洲精彩亮相之后,八音又以它那悠扬悦耳的曲调和沾满泥土气息的表演,在《民族风情录》、《托起太阳的人》、《朝霞》、《云下的日子》、《绝地逢生》等影视剧中大展风采。中央电视台民族歌舞盛典栏目也曾历时半月播出八音演出实况,让人们再度欣赏天籁之音的绝美。

近年来,兴义市有关部门对八音作了专门挖掘、保护,并制定了一整套抢救、传承、弘扬方案。八音不仅常年在景区为中外观众演出,还获得了“中国国家级风景区民族文艺展演最佳创意奖金牌”、“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铜鼓奖、银瀑奖”、“贵州省杜鹃杯曲艺大赛一等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曲艺类一等奖”、“中国少数民族曲艺大赛银奖”等诸多殊荣。

2006年明,布依族八音坐唱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1月,兴义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布依八音)之乡”。布依八音,已载人中国民族曲艺史册。

在南北盘江之间的布依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八音”,是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常活动于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喜爱。布依八音是以牛骨胡、葫芦等8种乐器演奏而得名。八音从北宋时期流入民族地区迄今己千余年。元明代时期,八音坐唱内容加入了民俗、喜庆内容。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的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清稗类钞》载)。至此,八音己发展咸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八音”,通常有笛子、萧筒(无膜笛)、牛骨(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早在清乾隆以前,布依八音就在兴义巴结的王姓土司家族中活跃了。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土戏”(布依戏)还吸收了八音曲牌13个,丰富自己的声腔。1991年6月,兴义巴结八音队应缴参加“中国·云南·东方文化艺术村”成立演出,曾获组委会颁发了“特另U展示奖”,1992年,由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曾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展示了她独特的风采。2002年9月,由巴结农民组成的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的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了“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被誉为“几间绝响,天籁之音“


历史发展

据史料记载,八音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的贵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一带。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整异,时有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元明时期,八音演唱内容加入了民俗、喜庆的内容,并吸收了其他戏曲特点,大大丰富了演唱内容。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据《清稗类钞》)。至此,八音已发展成为曲艺演唱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布依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

就在八音座唱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悄然而生。这就是布依戏。布依戏产生于清初,而成形于什么年代有不同认识。一是根据老戏师的家谱推算出来的,大概在乾隆年间:一是根据《兴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1875年),兴义巴结王土司的族人王寿山倡议,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了专用戏服,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戏才真正完成了她的发展,不但有了曲调、有了声腔、有了表演、还有了服装,成为戏剧之一种。布依戏是在"八音座唱"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的(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o布依戏音乐分卷》)。从表演上看,布依戏有动作、有化妆、有专用的服装,而这些恰恰是"八音座唱"所没有的。由此看来,表演是二者的主要差异处。这也就成就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

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的"浪淘尽",而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传承意义

布依族八音坐唱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的"浪淘尽",而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可以说,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目前,八音坐唱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困难,急需加以保护扶持。


©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公益性传播布依族文化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章导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投稿&意见箱:tg@mail.buyizu.cn

ABUIABAEGAAggOKNygUo4Ojp8gUwsAk4ggE
精彩推荐
贵州省2021年布依族“六月节”系列活动在贵阳开幕
镇宁布依学会组织翻译摩经
几近失传的布依族绣艺“吊三针”后继有人
贵州龙里:布依族苗族群众齐聚一堂欢庆“四月八”
福尧布依寨:一个充满诗意的布依胜地
百年传承贵州惠水布依族杨氏枫香印染
龙里县布依学会成立大会
万名布依族同胞齐聚贵阳水车坝  欢度布依年俗风情节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副标题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文化时评

文化时评

副标题

作者简介:罗正副,贵州大学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曾在《光明日报》《世界民族》等报刊杂志发表《岂是文献不足征》《实践记忆论》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调适与演进:中国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实践记忆论纲”。内容摘要:新近出版的《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述论》,是布依族口传民歌的重要著作,不仅继承传统课题,而且关注未来发展,更注重当前研究。布依族口...

副标题

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副标题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副标题

在贵州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布依族女干部、女专家,她坚守“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初心,2019年6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关键时刻,勇挑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红星村第一书记重担,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水乡...
Copyright © 2015-2020 布依族在线(www.buyizu.cn)
▌ 主办单位:布依族在线
▌ 创  始  人:邓守强
▌ 许可证号: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 (黔ICP备2020011998号-1)
▌ 法律顾问:贵州晟仲合律师事务所 罗勇 律师
投稿热线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88-8500-0854
投稿邮箱:tg@buyizu.cn
关于我们
站长抖音号:dengshouqiang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