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在线官方网站
全国首个布依族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公益网站
新闻详情

陈家敏:布依族“民间工匠”剪纸艺术家

 二维码 664
发表时间:2018-06-22 00:00作者:陈占相来源:黔南日报

陈家敏:布依族“民间工匠”剪纸艺术家1.jpg

陈家敏,女,1966年出生,贵州省惠水县雅水镇雅水村人。2007年12月被黔南州民间艺人高级评审委员会评为“高级工艺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民间剪纸艺人。

陈家敏,七岁开始学习剪纸,经过40多年潜心钻研,练就了一手好技艺。她擅长花草、鱼虫、鸟兽的创作,她的作品颇丰,“每年都有上千件作品问世”。“她剪出的作品构图丰满,主题鲜明,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始有作品参展或参赛。并多次获得各种奖励。

2007年8月,荣获2007“金元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惠水赛区能工巧匠选拔大赛鼓励奖;

2006年9月,作品《布依剪纸》作品获2006年“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贵州名匠优秀作品奖;

2006年7月容或006年“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东峰杯黔南赛区能工巧匠优秀奖;

荣获2006年6月“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惠水赛区能工巧匠三等奖

2010年6月,被惠水县文体广播电视局命名为惠水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布依族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7月,在“创先争优”暨“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被评为“巾帼创业能手”;

2014年6月,剪纸作品《八蝶恋花》参加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省文化馆承办的2014年贵州省首届“群文杯”剪纸艺术大赛中,获等次奖,并被贵州省文化馆收藏;

2015年6月,荣获布依欢乐岛-好花红特色粽子展赛-包粽子挑战赛第二名;

2015年8月,开设自己的工作室-惠水县蓝雅印象工艺品店;

2016年10月,为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惠水职校聘请现年49岁的陈家敏为学校的“民间工匠大师”一方面培养能工巧匠,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加他们对传统技艺、文化的认知,同时也是对工匠精神的继承。



陈家敏:布依族“民间工匠”剪纸艺术家2.jpg


忙完地里的活回到家,陈家敏又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

一把锃亮的剪刀,一双轻盈灵巧的手,细细下落的纸屑,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一个花鸟相缀、精美逼真的剪纸作品就完工面世。陈家敏笑着说,这种比较简单的图形,凭想象就能剪出来,一天剪个几百个没问题。

这样的剪纸场景,已伴随陈家敏整整40年。而如此娴熟的动作,来自于她从懵懂孩童开始,到如今日复一日千万次的不断重复。

陈家敏出生于惠水县摆榜乡一个布依村寨的“女工”世家。其曾祖父陈阿鲁系光绪年间文秀才,既通文墨,又善“女工”,并一一传承给子女们。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陈家敏从记事起便对染、织、绣、剪等传统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过人的禀赋。特别是剪纸,只要看长辈示范一遍她就熟记于心,常常分毫不差地模仿出来。七岁时,她的剪纸样品已经在乡场上出售。

剪纸,又称纸样。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制作服饰、背面、蚊帐、围腰、枕头等生活用品时,总要绣上花鸟草虫等作为装饰,为了便于织绣,就先要有一个纸样,剪纸这门工艺由此产生。因为剪出来的图样往往精致美观,遂演变为一门独立的民间技艺。

上小学时,在陈家敏的那把小剪刀下,几乎所有用过的书本都变成了花鸟草虫。后来学业没能继续,倒是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剪纸高手。十九岁时,她嫁到同县的雅水镇黄花寨,巧的是,婆婆也是一个精通织、绣、剪的行家里手,婆媳俩经常在自家的木楼上,你剪我绣,技艺长进了,感情也深厚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惠水乡村,自制的土布服饰依然占据着主要的市场。每逢赶集天,陈家敏就和婆婆一起,出售剪好的花样和绣好的镶边,以此填补家用。

陈家敏从未想过,有一天她和她的剪纸技艺竟然会走出黄花寨走出惠水,成为人们倍加推崇的民间艺术精品。

2006年,陈家敏的剪纸技艺引起了县文化部门的关注。同年6月,她被惠水县文广局授予非遗保护项目“布依族剪纸技艺代表传承人”称号。9月,她被“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组委会授予“贵州名匠”称号。2007年,她被省人事厅聘为高级工艺师。

几年来,陈家敏多次代表镇、县、州等参加各级民族民间工艺展览赛事,其精湛技艺一次次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其精美绝伦的作品每次都被抢购一空。各级新闻媒体多次对她进行采访报道,多幅作品被收录刊载于各类书刊。

期间,贵州民族大学美术系的部分教授与学生们多次慕名来到雅水,登门拜访陈家敏,现场临摹学习她的作品,并打算破格邀请聘用陈家敏作为该校美术系民间艺术专业的授课教师,但陈家敏深知自己的文化根底,最后婉言谢绝了。

“一个北京的姑娘,专门研究民间美术的,两次到过我这里,每次一待就是几天,她说要让更多人知道惠水的剪纸工艺。”陈家敏说,来的人多了,让她逐渐知道这门技艺的价值,这让她更加坚定自己传承这门技艺的决心。

不久前,在大哥陈家康的帮助下,陈家敏将自家新房的一楼腾了出来,用来展示自己的“女工”作品。身为小学教师的陈家康,精通书画雕刻和织绣剪染,他比妹妹更加懂得这些“土布”的艺术价值,他要同妹妹一起,将这门技艺传承、发展下去。

这个面积略30平方的展室,就像一个小小的民族博物馆。墙上挂满了新旧不一、款式有别的被面、服饰、背扇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用品,以及一个个装裱好的剪纸作品。一针一线里,一纸一布间,凝结着一个农村妇女对剪纸技艺的钟爱和执着,充溢着特有的浓浓乡土味道。

墙上,一幅《布依灵堂画》格外引人注目。这幅反映布依族葬礼、祭祀活动的剪纸作品,由百余个人物、百余头牲畜和百余个物件组成,刻画得栩栩如生,再现了古老肃穆的布依民间习俗。完成这幅作品,陈家敏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近两年,惠水县加大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全县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民族风”,人们重新对民族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陈家敏的“女工作品”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她将接下的活分给当地18名“女工”基础扎实的人来完成。她们中有留守妇女,有在外务工人员,一个月下来,每人收入近2000元。


最令陈家敏高兴的是,儿子和女儿在自己的影响和传授下,每天都在专心地学习剪纸技艺。她最大的希望是,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这门古朴精致的民间技艺形成文化产业,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副标题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副标题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副标题

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副标题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ABUIABAEGAAgxfGsnAYosPvF_gIw_Ao4WA
Copyright © 2015-2020 布依族在线(www.buyizu.cn)
▌ 主办单位:布依族在线
▌ 创  始  人:邓守强
▌ 许可证号: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 (黔ICP备2020011998号-1    )
▌ 法律顾问:贵州北鸣律师事务所 罗勇 律师
站长抖音号:dengshouqiang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