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文古籍研究简说 二维码
691
发表时间:2018-07-15 00:00来源:中国布依网 2007年由国家文化部主持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二次申报工作在全国展开,在贵州省档案局原副局长蒋国生先生的指导下,荔波县档案局和荔波县布依学会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成立荔波县布依文古籍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撰写申报文本,注录各册古籍《内容摘要》,对布依文原件进行扫描,勘验版本年代、古籍手抄作者,并附布依先生从布依文古籍中筛选得出的《布依族自创字一览表》近300字,按照申报具体要求编制申报专卷。以“布依傩书”名称向上申报,经贵州省专家组和文化部专家组评鉴,专家们认为这些古籍均用“布依文”文字书写,遂改名为“布依文古籍”,并确认符合国家古籍申报条件,上报国务院批准,2009年5月,国务院以国发2009(28)号文件,正式批准荔波县档案馆选送的《献酒备用》《解书神庙》《接魂大全》《关煞向书注解》4册布依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国务院文件将布依族文字定名为“布依文”,属于新发现的少数民族文种。这是国家首次以正式文件,正式确认布依族拥有自己的文字和古籍。 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百岁老人周有光先生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布依族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籍,标志着布依族是个蕴藏古老文明、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图书馆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归类为: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满文、回鹘式蒙文、蒙文、回鹘文、藏文、彝文、傣文、白文、壮文、布依文、纳西东巴文、沙巴文、水书等。“布依文”作为少数民族文种位列其中,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 2008年初,荔波县启动布依文古籍征集工作以来,截至2016年12月底,荔波县馆藏布依文古籍原件1329册,其中,荔波县档案馆馆藏732册,荔波县民宗局馆藏597册;布依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17册,其中荔波成功申报入选16册。2008年3月,荔波县档案馆被国务院批准颁布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档案馆,2014年10月,县档案馆又被文化部授予 “全国古籍保护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4月28日,荔波县档案馆申报的“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被国家档案局列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目前,荔波是全国布依文古籍馆藏量最大、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册数最多的县份。 随着布依文古籍成功申报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越来越受到各级重视,知名度美誉度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荔波受邀参加在承德召开的“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的“中国南方古文字研讨会”等学术会议;贵州省民委授予荔波“方块布依字研究基地”,贵州省布依学会授予荔波“布依古文字研究基地”。荔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布依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制3人,在机构、人员、经费给予保障。目前,各地积极开展布依文古籍研究工作,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国炎教授主持的布依古文字进入国家文化工程“中华字库”课题,通过对方块布依字字符的筛选整理,进行统一编码,制作一套电脑可以输入、处理、传输、编辑的布依文字字库;荔波县档案局聘请布依先生翻译出版馆藏的《解书神庙》,目前此书已完成翻译注录,本书110页,正待出版;荔波县民宗局翻译出版《做桥》一书,目前此书已正式出版;县民宗局完成布依文古籍编写内容摘要26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覃世琦翻译注录出版《盘古前皇》一书;贵州省布依学会副会长、贵阳学院教授周国茂出版《布依古文字与典籍文献研究》,并对布依先生做桥全程录像录音,为抢救原生态民族文化打下基础;云南省布依学会副会长、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罗祖虞出版《中国布依族古百越文字首始调查及研究》一书,2016年他又申报国家课题“方块布依文和象形布依文的对比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副秘书长、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黄镇邦翻译出版《布依摩经母祝文》《布依嘱咐经》《布依民歌荟萃十二部古歌》《王玉连》《布依族叙事歌选》。贵州省布依学会聚集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省社科院和黔南州民族学院、黔西南州民族学院的专家学者,成立省级布依古文字研究团队,合力攻关,深入研究,对布依文古籍蕴含的宗教、历史、哲学、民俗、神话、民间故事、族群意识进行解析,对古籍中的语言、文字、族源的源流进行探讨,以期展现布依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布依文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贡献。 目前,我们的研究尚属浅层,还处于翻译、注录、录音、录像的基础阶段,我们还需要更深层次研究,揭示布依文古籍的年代、版本以及蕴含的历史、宗教、哲学内容,深刻阐释布依族古籍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源流,族群意识,民族价值取向,对人类真善美等美学思想的贡献,这些有待今后加强研究;其次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省州县级的研究层面,要提升研究层级,各地布依族要多申报国家级名录,争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成为世界记忆名录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文古籍的称号,源于荔波布依族傩书,它和荔波布依族傩戏,二者均属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相信,随着布依古文字的深入研究,成果将更加硕果累累、璀璨夺目,她将以一枝独秀的民族文化品牌,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煜煜生辉!(何羡坤 荔波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文章分类:
文字研究
|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