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铜鼓十二调 二维码
555
发表时间:2018-11-08 00:00来源:中国布依网 2006年6月,镇宁布依族“铜鼓十二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流传在镇宁自治县城关、扁担山、丁旗、大山、募役、朵卜陇、沙子、六马、良田等地,“铜鼓十二调”是在布依族民间打击乐曲调中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音乐作品,是安顺市获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 布依族使用铜鼓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可追溯到汉文帝年间(前179年—前157年)。传说为布依族先祖古百越“骆越”一支所制造。到晋代有“俚僚铸铜为鼓”的为文字记载。可见布依族是铸造和使用铜鼓最早的民族之一。布依族铜鼓铸造精致,声音洪亮,是古代传递信息、发号传令的标志,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以后历代都有布依族使用铜鼓的记载:隋代有“俚僚贵铜鼓”,唐代有“聚击铜鼓”,宋代有“夷僚疾病击铜鼓、沙椤以祀鬼神”。明代、清代文献记载使用铜鼓的范围就更大了,如“丧葬……击铜鼓”“岁时……击铜鼓为欢”“婚姻……会聚击铜鼓”“居丧……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布依族保存的铜鼓,基本上属于“麻江型”铜鼓,用青铜铸造,呈圆墩形,鼓面圆而平,面径不超过50厘米,重量约10千克~15千克。鼓身分胸、足两段,连接部分略向外突,曲腰、中空,底部圆形敞口,两侧有耳孔。鼓面常见的纹饰有太阳纹、云雷纹、水波纹、齿形纹、网点纹、角形纹、菱形纹等。这些纹饰与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亦与布依族的原始崇拜有关。太阳纹源于火崇拜;云雷纹源于天崇拜、雷崇拜;水波纹源于水崇拜;齿形纹、网点纹与山崇拜有关;角点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崇拜。这些图案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古老的信仰崇拜观念,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对大自然的朴素认识,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 铜鼓与布依族文化 镇宁境内布依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和家族都有一面到数面铜鼓。而且对珍贵的铜鼓有许多传说。说它会在静谧无声的夜晚跑出去与天上的龙虹角斗,与深潭里的龙王争宫,与池塘里的蟒蛇争位等。为避免铜鼓“逃跑”,布依族在保管时,会用红布或绳索系鼓耳,一是用红色作记号,便于将它牵住;二是在鼓里装上黄豆、谷种等,使铜鼓“逃跑”时发出响动,人们即可把它召回。有意思的是他们会将完好的鼓边敲下一个小缺口,其意思是撕坏它的“裙子”,使其害羞,不再逃跑。布依族把铜鼓视为有灵性之神物,因此平时将其保管在寨中有一定威望的人家。珍贵的铜鼓在场面恢弘的庆典活动和重大的民族节日或送葬等隆重场合才使用。用时在其两耳系上红绸,请出来挂在堂屋中,举行庄严神秘的“铜鼓送迎仪式”。若需由甲家请往乙家时,须用红布、将铜鼓包好,不让铜鼓显露“见天”。铜鼓一般在室内敲击。只有在重大的庆典活动中为舞蹈伴奏时方可在室外敲击,布依族将铜鼓尊视为传家宝和氏族、宗教的团结鼓,对其静若神灵,并年年奉祭,岁岁奉拜。每逢年三十夜,宗族家长聚集一堂,共商铜鼓的送接大事,即将铜鼓从原存的一家转送到另一家。商议确定后,将铜鼓在原保管的人家敬挂起来,设席焚香烧纸,酒肉祭奉,并尽情敲击,合族热闹10余天。到新年的正月十五,用雄鸡、猪头、米酒举行祭祀,合族欢宴一餐,遂将铜鼓取下,送移到另一家。并又将铜鼓挂起,敲击直到正月末,到“过了年”这天才将铜鼓收藏起来。故在清代乾隆年间《贵州通志》中有“仲家(布依族)……岁时击鼓为欢”的记载。传说布依族人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时击鼓,祖先会下凡一起欢度节日保佑子孙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可见铜鼓在布依族中的地位神圣,它凝聚了布依族的人文思想和理念追求。布依族称铜鼓为“拉宁”(音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铜鼓的功能不断地演变。早起出现的铜鼓作为乐器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鼓又作为祭祀活动中的神器,兼着礼器,象征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威的重器。 祭祀敲击铜鼓由寨中有威信的寨老或族老敲击,旁人不能触动。这灵性之物在被人民所崇拜的同时也被赋予种种神器的力量。奏乐祭亡灵、祀鬼神的风俗,在布依族地区十分盛行。人们对自然界的生老病死、风雨雷电、天灾人祸等现象,希望能得到慰藉、解脱,便遐想铜鼓的种种神奇魔力。以铜鼓驱邪、治病、娱神,说明了布依族对铜鼓的热爱和崇拜。这些赋予神秘色彩的崇拜,总是围绕着歌颂祖先、赞美神灵、祈求平安、消灾灭祸等。历史上浓厚的万物有灵、灵魂崇拜等原始宗教气氛和文化氛围中,铜鼓文化服从于原始宗教活动的同时,铜鼓作为乐器在表现形式上也得到了很多的提高。 铜鼓的演奏形式 布依族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其音色纯美、音质雄浑、厚重。敲击一次完整的十二调可持续10~15分钟,远在数百米外都能听到。 布依族铜鼓常唢呐、皮鼓、大镲、芒锣、木棍等混合敲击演奏,基本保持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民族特色。演奏铜鼓前,首先要跪拜铜鼓,仪式庄严、规范。拜完后,演奏者两手各持专门制作的鼓槌,等待击鼓。鼓槌为1.5尺长的木棒,木棒前端呈红色球形,右手多用于击打铜鼓面的鼓心、鼓中和鼓边,左手用于击鼓足、鼓胸和突棱一带,按鼓谱节奏敲击。如以“借借召”为例,“借借”为左手执鼓槌连续敲击鼓足中段两次,“召”为右手有力地打击鼓心,若出现有连击鼓心4次节奏的,第四次则打击在鼓边,两手配合既要有规律又要有章法,手势美观大方。在轻重音律中前者较弱而后者较强,形成弱弱强的音乐对比。特别有趣的是左手“借借”打击时并非是鼓槌直线打击鼓足,而是用手臂驱动手腕,在鼓谱节奏中划出8字形的打击图式,在8字下到右边才击在鼓足上。而右手的“召”则是在倒8字下去时打击鼓心、鼓足、鼓边,左右手鼓槌上下交替,好似红色的火球有规律地起落,画出一道红色线圈,鼓心、鼓足、鼓边的敲击声轻重、缓急交错,给人视觉、听觉强烈的冲击力,倍感布依古朴、厚重、浓浓的古乐韵味。铜鼓十二调的押走方式中值得一提的是节奏的重音转移。作为2/4节奏的铜鼓调,正常的规律是四分音符在一个小节内的“强弱”关系,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然而“铜鼓十二调”演奏则是第一拍弱,第二拍强,重音转移到弱拍上。如“借借召”重音在“召”,鼓槌打在鼓面的鼓心、鼓边上。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现代流行音乐大多也采用重音转移的手法,证实了布依族“铜鼓十二调”的艺术内涵,以及在音乐学、民族学中的研究价值。 “铜鼓十二调”根据不同的场景,选用不同的鼓谱。古代在抵御外敌侵略时,寨老或头人就会猛击铜鼓,召集族人拿起刀叉共同抵御。在战斗中,鼓声激昂振奋人心,激励族人勇猛杀敌。若是祭祀祖先或超度亡灵,鼓点节奏缓慢,气氛庄严肃穆。苍凉而古朴的节奏,伴随着请祖先下凡,敬祖先喝酒,送祖先返回天庭等仪式。超度亡灵也通过鼓点营造氛围。若老人过世,有能力的人家举行“砍嘎”仪式,亲友前来吊丧,铜鼓声慢而弱,沉而悲,传递悲伤之情。而喜庆的节日或庆典,鼓声则活泼欢快,热烈有趣,鼓点跳跃,时重时轻,时紧时慢,表现人们欢乐愉悦的心情。在敲击方式上,布依族会在演奏时,将铜鼓挂在木架或树杈上;也常平置地面或由两人用木棒抬着拍鼓演奏,别有一番风格,弥漫着古老的气息和民族的风韵。 “铜鼓十二调”鼓谱 “铜鼓十二调”指用铜鼓演奏的十二段乐曲,是布依族独有的以套曲形式展现的较完整的十二段鼓乐,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文化,其丰富的古代音乐信息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宝贵资料。“铜鼓十二调”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合成十二调。《喜鹊调》又含《喜临门》《喜上眉梢》《喜开怀》,《散花调》又含《春花开》《好花香》《花之春》。在演奏这些古老的曲子时,常以铜鼓为主奏,辅以唢呐、皮鼓、芒锣、镲、铙钹,使曲调雄浑厚重、柔美感人,把各种气氛烘托得庄严肃穆而亲近。“铜鼓十二调”虽然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调式,也有较严格讲的限制,但演奏者根据现场情景可适应发挥。调子有快板、慢板。快板节奏急促,流畅高亢;慢板丰富,悠扬如歌。击鼓者要求心、口、手合一,动作协调,节奏清晰流畅。合奏时要与其他乐器配合默契协调。 上一篇布依岩孔村 山歌传真情
下一篇贞丰铜鼓十二调
|
投稿邮箱:byzzx@qq.com(长期征稿) 投稿热线:166-8500-0854 “布依族的刺绣技艺分素绣法、彩绣法、剪贴法、扎染法四个内容。要做好刺绣的前提首先是绘画,只有将要刺绣的图案画出来,才能依托图案进行刺绣。”在望谟县搬迁安置点平洞街道亚鲁社区,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正在给绣娘学员们讲解着刺绣的内容。(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韦树章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桌子上铺开... 板光布依古寨地处巍峨的龙头大山山脉东麓主峰公龙山腹地,隶属贞丰县挽澜镇板光村,距县城16公里,距挽澜镇8公里,是挽澜镇辖区内的海拔最高的村庄。海拔约1600米,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0%。板光布依族自然村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洒落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有“云上布依人家”之称。板光寨布依语叫“曼莱逛”(Manlnaizguangz)。相传,从前这里生长着一大片茂密像桫椤树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