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在线官方网站
全国首个布依族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公益网站
新闻详情

黄连村:百年古朴文化的濮越山寨

 二维码 326
发表时间:2018-12-05 00:00作者:黄震来源:中国布依网

黄连村:百年古朴文化的濮越山寨 (1).jpg

二十世纪初,贵州文状元赵以炯与朋友来到贵阳乌当区的一个小山寨,为当地一罗姓的九旬寿星共同题写了一块“德寿同臻”的匾额。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块寿匾被一个李姓村民弃置在一个老屋的二楼上,充当板壁之用。如果那位“丙戌状元”泉下知道墨宝被当作建筑之用,不知会作何感想。

黄连村:百年古朴文化的濮越山寨 (3).jpg

这位清代的状元叫赵以炯,是花溪区青岩镇人,清光绪6年(1881)独魁天下,成为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其实说起这块寿匾,现在还有很多争议。

寿匾长约1.2丈,宽2.5尺许。题头是:德茂岳丈大人,九旬荣庆。落款为:翰林院编修聂延祜书,子婿:罗远荣、陈正榜、罗宗明同祝。加盖的两颗篆刻白文印分别为:“赵以炯印”和“丙戌状元”。

黄连村:百年古朴文化的濮越山寨 (4).jpg

寿匾落款为“翰林院编修聂延祜书”,为什么没有加盖“聂延祜”的印章?寿匾上盖的却是“赵以炯印”和“丙戌状元”两枚印章。说是赵以炯亲笔题写,匾上却明明写着“聂延祜书”。那么,是否赵以炯手迹却成了一个谜。

先不说这块寿匾的究竟为何人所书,这位赵状元为什么会来到一个小小的村寨呢?

黄连村:百年古朴文化的濮越山寨 (5).jpg

百年过去,我甚至也是最近才听到黄连村这个名字。连同开车三十年,走遍贵阳周边的柴师也不知道黄连村的具体位置。

据村里67岁的老人罗启国说,“黄连”名字由来有两说,一是当地山坡上盛产药村黄连因而得名,另一说法是,当地与外界有重重高山阻隔,村民们交换物品需要挑着沉重的担心,行走一整天才能到在羊昌镇,十分辛苦,因而也是苦味黄连也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

黄连村:百年古朴文化的濮越山寨 (2).jpg

无论是什么,2003年,一条水泥路终于将这个村子与外界连接,这里的古朴文化慢慢被别人所知。

罗启国用布依语写下的对联,大意为,男人与男人聊天,女人与女人坐,横批为,唱歌喝酒。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副标题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副标题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副标题

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副标题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ABUIABAEGAAgxfGsnAYosPvF_gIw_Ao4WA
Copyright © 2015-2020 布依族在线(www.buyizu.cn)
▌ 主办单位:布依族在线
▌ 创  始  人:邓守强
▌ 许可证号: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 (黔ICP备2020011998号-1    )
▌ 法律顾问:贵州北鸣律师事务所 罗勇 律师
站长抖音号:dengshouqiang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