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在线官方网站
全国首个布依族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公益网站
新闻详情

平坝路塘民族小学:校园绽放布依文化之花

 二维码 230
发表时间:2019-02-27 00:00作者:陈婷婷来源:安顺日报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一直以来,我省非常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自2006年以来,定期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民间技艺能工巧匠大赛,举办“多彩贵州”系列大赛等,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培养传统技艺传承队伍。如何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让其与教育“融”为一体?近年来,平坝区路塘民族小学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到答案,让布依文化之花在校园盛开。


把民族语言融入课堂

曲径通幽,青山如黛。

“这就是著名的平坝飞虎山国家文化遗址,再往前一点可以看到邢江河,接着就到学校了。”安顺市布依协会会长郭正雄一边介绍沿途的景色一边向记者说起大河十三寨。

大河十三寨是指头尾分别为平坝区白云镇浪塘村和西秀区黄腊乡罗陇村之间居住的十三个纯布依族村寨,布依语称为“戎他”,汉语称为“河边”,路塘小学就处于十三寨中的邢江村。

邢江村地处偏远,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90%以上。由于年经人大多数到外地打工,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及留守儿童,当地人平时用布依语交流,与外界少联系,造成许多人不会说汉语,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这给路塘小学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汉语,同时避免布依语在区域内流失,该校对低年级实施双语教学。

“因地处边远山区,很多学生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到六岁就要进入一年级学习。一个六岁的孩子,在自己母语都未能掌握的情况下再学习新的语言,很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中寻找一些适合于本地的教学方法。”该校校长谢家振说,学校推进“双语”教学,促进学生母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相互贯通,让学生自觉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民族间的交流。

据介绍,以前的十三寨零星地分布有几所小学,每个班级只有5、6个学生,每个学校只有一两个教师。在教室不够,教师有限的条件下,每个老师一节课同时给两个年级上课。直到2007年,路塘小学才将大河十三寨的学生统一起来教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有4940平方米,有在校学生190余人,教师20人,7个教学班,布依族教师13人,布依族学生占90%以上。

把民族文化融入课本

“居住在大河沿岸的十三寨布依族都是80至200余户的纯布依大寨,寨与寨之间的距离约500米至1000米左右之间,互相看得见,能呼应……”这是路塘小学《布依族文化》教材的开篇语。

2007年以来,路塘小学组织全体教师深入民间,收集民族民间文化素材,编写了一套涵盖布依族习俗、布依族服饰与刺绣、布依族农业生产等内容的乡土教材,囊括了平坝境内邢江河“大河十三寨”一带布依民间较为先进的文化。

“我最喜欢的是我们的民间故事,老师讲课很生动,同学们经常会听得入神呢!”正在翻阅教材的学生告诉记者。

“全校教师知道要编撰这本教材时都很兴奋,每个老师对自己编纂的文章十分认真负责,常常挑灯夜战,搜集资料,撰写文章。最后大家一起校对一遍又一遍。这本教材的撰写凝聚着学校全体老师的汗水和智慧,也使全体师生增添了对自己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谢家振说。

把民风民俗融入校园

布依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更有效地通过文教结合不断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大河十三寨的布依族文化?除了设置布依族文化陈列室,路塘小学还开设了布依音乐课、地戏课、刺绣课等,邀请学校教师或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堂教学。

“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30分钟的布依刺绣学习培训,学员是四、五年级的女生,共26名。能成为辅导教师,我很开心,希望同学们能够细心学习,把刺绣这一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路塘小学聘请的洋西村布依艺人姚英刚介绍,2017年刺绣班开班以来,学生掌握了刺绣基本功,效果显著。

路塘小学还开展了布依山歌、酒令、踩高跷、地戏、手竹操、布依族刺绣、布依族抵杠、踢毛毽、布依族走秀、收集布依族民间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校相继获得“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创特色教育先进学校”、“新两基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

除了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以展现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外,路塘小学还积极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活动,在“贵阳市邢江河流域布依族六月六文化节”“贵州旅游开发大会”等活动上展现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民族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良好氛围。(陈婷婷)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副标题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副标题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副标题

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副标题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ABUIABAEGAAgxfGsnAYosPvF_gIw_Ao4WA
Copyright © 2015-2020 布依族在线(www.buyizu.cn)
▌ 主办单位:布依族在线
▌ 创  始  人:邓守强
▌ 许可证号: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 (黔ICP备2020011998号-1    )
▌ 法律顾问:贵州北鸣律师事务所 罗勇 律师
站长抖音号:dengshouqiang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