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丧葬仪式 二维码
672
发表时间:2019-03-11 00:00来源:布依族在线 1、 上 粮 是布依族举行的一项祭典仪式。死者所有的女婿,都需来为丈人或丈母"上粮"。"粮"以酒和钱代替,俗以上的越多,死者在天上就越富裕。魔公念到"上方(死者)开条子来啦!大姑爷许上三百五两银子的粮",大女婿编连忙道---旱涝无收的话,地上一枚铜板或一杯酒。钱被魔公收得,就便当场喝了或者请其女婿代喝。如此从复四、五十次会上百次,固有经验者总是事前就准备好零钱,一免吃亏。 2、 下 塘 布依族的一种祭式。是将灵柩放在墓穴后举行的基点仪式。当棺木方正后,有长孝子领头,全体孝子孝孙把襟卷卷尾布兜,依次从灵柩脚端向头端爬去,帮忙的亲友就向兜中抛土,据说这是为死"送"。若默认在死者生前不孝,人们还回顾义勇泥土猛打其背,以示惩罚。 3、 开 路 是布依族即加祭仪式后举行的一项祭奠仪式。由摩公主持。摩公要句"开路书"一直唱到天亮出殡内容全是死者生前的事迹并于死者的对话。送他上天。没送议程到出一个地名。这条耸立个路线对研究布依族的祖先来源于迁徙路线,有很高的价值。仪式完毕后,敲九下铜鼓,并在灵房上插个洞,让死者的灵魂上天。 4、 加 祭 也是布依族的一种祭奠仪式。仪式是待吊丧的亲友散去后又死者至亲举行。届时要供上猪头、酒、芭蕉等祭品。请有才学的认作祭文,全体亲属解开孝帕,西端拖地,跪于灵前。同时还邀请识字能歌者在灵前。 5、 冷 尸 是布依族对外乡人尸体的俗称。若是小孩,立即埋葬。若是大人或老年人,则在户外搭一临时草棚,并在此设灵堂和吊丧,禁止停于家中。 6、 报 丧。 当祭日选定后,丧家请几个青年,手驻拐杖到期亲友家报信,每到一家,哪怕肚子很饱,也要吃半碗饭据说这是体死者吃最后一餐饭。"保丧的习俗"各族均有,只是饱丧的方式不同。 7、 灵 房 是布依族为死者做的纸房。灵房系竹片与白纸乍得。高三吃、宽二尺,华成宫殿样式。由死者家送。送灵房,其家所在村,每家均有两三人随送,孝子到在外跪接,记录祭客汇在一起。霏霏腾腾几百人,人越多越体面,据说,灵方式死者在天堂的住房,有的在安葬时焚烧了让死者带去,有的长年累月房子家里,时时敬供。汉族也有此习俗。四川有的地方叫灵屋子"。 8、 送 火 布依族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举行的一向繁重祭奠仪式。风俗认为死者刚到阴间安家,十分冷寂,孝子要在黄昏之后勇敢草包写明火碳到墓地,为死者送火做伴。第一晚要送到墓地,第二晚,送到离墓地三分之二的路上。第三晚可只送到三分之一路程。 9、 偷 猪 是布依族的丧俗。也开路"仪式的一节。事前,丧家预备一头几斤重的小猪,装载麻袋中,用综绳捆住,挽死嘎达,吊在梁上,离地四尺左右,丧家及其亲友家的妇女们手抹灰,用响郝抽他,直到绳头解开。目的仅为逗趣,为葬礼增添一些闹剧色彩,也有机灵的女婿,实现背好小刀,买通摩公,到时时个眼色,突然割断绳头,小组归其所有。偌大女婿不再,其他女婿也可代取。 10、 二 次 葬 若一时难择上葬日,而往后又要举行隆重的葬礼,于是就先选择一个日子来假葬。假葬的方式是棺木停于正躺之中,挖一土饼置于棺上,有的则用木板为主棺木四周,再挑来十几担泥土覆盖。这样,丧家依旧要忌荤,而同族的的人则可开荤。 11、 装 棺 材 布依族由一种风俗。是将死者装入灵柩之内,要请"魔公"用七只茅草清扫棺材,口中念叨"寿木、寿木,死者老屋,死者要来住,邪恶、赶快出"扫完念毕才能收敛死者。三声铜鼓响后,亲人于死者一体最后告别。封棺以后,每天早、中、晚三次铜鼓,认为股省会、穿至天上,现任得知就会下凡将死者接去。 12、 烧落气钱 旧时,死者刚咽气势烧的纸钱叫"落气钱",同时,还要把死者生前用的草垫报道寨边三岔路口烧掉,一是清毒,二是报丧。"烧落气钱"之丧俗,各民族均有,今都已少见。
文章分类:
丧葬祭祀
|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