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尧布依寨:一个充满诗意的布依胜地 二维码
973
发表时间:2019-04-25 17:59作者:荷塘清风来源:布依族在线 走近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座座杉木林海、一栋栋独具福尧村特色的布依吊脚楼映入眼帘。 耳旁传来安静的小河流水声伴着欢悦的鸟儿歌唱声,智慧勤劳的布依人民正面带笑容在金灿灿的菜花丛中除杂草、在绿油油的杉木林下饲养生态鸡、在色彩斑斓的锦绣坊中织布刺绣。 走进寨门,广场上的姑娘和小伙们在对歌,虽然听不懂内容,但那美妙的声音着实令人陶醉,来到村口第一家,老爷子正专心致志的编织竹筐,老奶奶正晾晒彩色糯米饭,见我进来两老人便热情的招呼我坐下,老奶奶拿一个热乎乎的糍粑放在我掌心,临行还赠送了自家酿制的布依“biangdang”酒给我作纪念,看着她那随着微笑纵横的皱纹下和蔼可亲的面容,我深深的懂得了“人美”这句词的真正含义。 沿着河流往前走,鱼儿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中穿梭,花儿在蔚蓝色的天空下享受温暖的阳光,来到福尧村中央,一群群身穿布依服饰的小朋友在嬉戏打闹,我的目光一直被那琳琅满目的花纹吸引着,直到走进感恩祠,这里详细的记载了福尧村的发展变化和那些亘古不变的民族文化,这里珍藏着的“古董”震撼了我,有蓑衣、草帽、草鞋、石缸、纺布机、水车、牛耕机等。 走出感恩词,沿着杉木栈道来到观景台,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林木杉海,眼前便是福尧村全景,欣赏了美景良久的我,下山来到村尾人家,在她家织布机下我捡到一个漂亮的福字香包,美丽善良的布依姐姐告诉我,这福字香包是绣娘们亲手制作并绣上不同的福字藏在各家各户的,专门供远方客人找寻的,我找到就送给我,我的运气十分好,这一户人家独一无二的福字就这样被我捡到了,意味着我来福尧村发现和找到了幸福。(荷塘清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公益性传播布依族文化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章导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投稿&意见箱:tg@mail.buyizu.cn |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作者简介:罗正副,贵州大学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曾在《光明日报》《世界民族》等报刊杂志发表《岂是文献不足征》《实践记忆论》等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调适与演进:中国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实践记忆论纲”。内容摘要:新近出版的《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述论》,是布依族口传民歌的重要著作,不仅继承传统课题,而且关注未来发展,更注重当前研究。布依族口...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在贵州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布依族女干部、女专家,她坚守“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初心,2019年6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关键时刻,勇挑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红星村第一书记重担,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