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蓝靛染工艺 二维码
1894
发表时间:2019-04-30 09:57来源:布依族在线网融媒体中心 蓝靛染工艺即用蓝靛草加工成蓝靛,用蓝靛作染料,用土碱、烧酒、石灰、牛皮胶作辅料,“无碱不上色,无灰不亮色”,经过手工操作,把布染成月白、月蓝、蓝、深蓝、浅灰、深灰、青等色。蓝靛染料工艺制作是布依族土布服饰中一个重要工序。将植物蓝靛加工成染料靛泥,能让染色后的服饰布料色质鲜亮、保质期长、质感好、防霉透气、不易褪色、无化学污染的特点。 染缸里每天都需要在晚上给其“进食”——根据染缸的大小及显出的泡沫添加靛泥。在没染布期间,可割些蒿草泡在其中,一是可保证染缸里的水不易变质,二是可消除臭味。蓝靛染工艺基本必备工具包括染缸、布基、滚筒、石碾。滚筒和石碾都是为布料增添光泽使用,石碾的使用比较考验技艺。需要工艺师踩在石碾上把裹在滚筒上的布匹碾得比较光滑。 靛染,大致过程为:制靛--漂白--染布。大致需要在染缸里泡半个小时以上,若要染比较深的颜色约需要染五次以上。 下一篇布依族宗教文化《摩经》
文章分类:
民族工艺
|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