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在线官方网站
全国首个布依族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公益网站
新闻详情

清末武装抗教布依族人物罗发先之同盟军之谜

 二维码 171
发表时间:2019-06-12 12:52作者:文德全来源:布依族在线网融媒体中心

清末武装抗教布依族人物罗发先之同盟军之谜.jpg

罗发先生活的年代,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态,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旧的体制在崩溃,新的制度尚未确立,人们生活处于没有盼头和没有方向的巨变时期,随着列强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强加,人们对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感到失望,面对外国势力对原有制度的挑战和无情摧毁打击,一时不知所措。一神论的天主教,在强大先进武力的支持下,深入中国城乡,时而与清政府分庭抗礼,时而与清政府一道,打击压制非天主教民众,摧残固有理念和体制。再加上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学昌办的急功近利,以及天灾频发,使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和精神生活上,不堪重负而又手足无措之时,一批有识之士,忧国忧民,以迫不得已的有力手段,将群众组织起来,开展武装抗暴和抗教斗争,在全国掀起了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的“武装抗教”活动,史称“教案”。罗发先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罗发先与都匀市的吴朝俊等互为声援,互通信息,形成了一个跨地域、跨民族的“武装抗教”同盟,分别打出了“扶清灭洋”和“杀洋人,灭洋教”的旗帜,与殖民侵略者的文化先锋开展坚决的、可歌可泣的斗争。

从《罗发先家书》“三月初五得了信,四月之初打学堂,五六月间兴人马,七八月间闹洋洋,九月初五拢牧马,四方八面来斩洋,九月十五信来到,九月十九祭旗杆”和“吴家人马来到了,冷风口上喊交兵”来分析,当时,吴朝俊的人马到没到冷风不说,这表明至少他们是知根知底、相互支援的。罗发先举义前后,是与都匀市的“吴三帅吴朝俊”等是通信息的。

吴三帅吴朝俊是何许人也?吴朝俊就是《罗发先忆纸薄》上提到的“两套调遣”的两套人。两套即都匀内套和外套的简称,指都匀市的归兰乡一带。吴朝俊出生于内套黄土寨,公元1822年生,年长于生于公元1848年的罗发先。他俩均为寻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斗争奉献做出了个人和家庭牺牲的民族英雄。他俩都因反帝反清于公元1907年献身。不同的是,他俩一个是因炮伤后逝世,一个是因被人出卖后被擒杀。

罗吴二人相同点还有,那就是家庭都很富裕,就是在“甲午乙未天干旱,前后十年理不清”的灾年,罗吴两家都是“饿不着”的人家。但当时人们都生活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多重压迫下,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处于失助、迷茫的状态。特别是天主教教民不供祖宗、不朝孔圣的作法让当时的人们迷惑不解。教民与非教民之间观念上的冲突愈演愈烈,从而发展到经济上的直接冲突,而清政府各级对两者的冲突无法调和,在现实的诉讼中,往往又畏惧列强偏袒教民,有的外国人借传教士的外衣,一边在精神上奴役中国人,一边剌探中国各方面的情报,干着间谍的勾当。

而当时正在兴办“新学”,办学本是一件好事。但官府一分钱都不出,建校及其运行的费用均由全民摊派,由于各级贪官污吏插手摊派事宜,办学则成贪官污吏“搞事”的借口,民不堪其重负,民怨沸腾。据《都匀县志稿》载,“会制科罢,黔抚林绍年以兴学为属,吏课最,(都匀)知府潘家怿年少急名,不量民力,一月之内各乡建三百余所,征乡民入城练兵一营,费均户捐,希旨者因缘讹索,各乡苦之。”

当时,两套人胡学渊因反对苛捐杂税而入狱,引起两套人义愤。从而激起了两套人民反苛捐、反洋教起义,众推吴朝俊为首领,并联络贵定罗发先,独山吴天祥,三都吴承忠,荔波覃老小及八寨(今丹寨)、清平(今凯里)、都江(今三都都江镇)等地少数民族,约期起义。由此可见,当时的反洋教同盟军遍及整个都匀府及周边县地。

吴朝俊在此前还在与反苛政及其贪官污吏中取得辉煌战果。一是在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和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两次控告土司获胜,迫使都匀府署张贴严禁勒派公告,免了两套的钱丁;二是派蒙庆恩率展甲、王司各团聚集到都匀校场,迫使都匀知县(后升任都匀知府)江若梁同意罢了苛政,交出蒙廷魁(两套总保蒙介凡之父)。

反洋教中,吴朝俊义军冲击王司教民、奔袭凯口教堂,狠狠地打击传士和教民横行乡里的气焰,深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

罗发先和吴朝俊等的反洋教反苛捐杂税起义虽被镇压,但他们为满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他们是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 他们的义举和担当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罗发先和吴朝俊牺牲后五年,即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宣告终结。(文德全)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副标题

投稿邮箱:tg@buyizu.cn(长期征集稿件)

投稿热线:18885000854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副标题

李利是晴隆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也是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秉承“抢抓机遇闯市场、创新思路做服装”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去年当选黔西南州人大代表后,李利更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不仅要做人民的“传声筒”,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发扬人,还要做带动百姓增收的“领头雁”。于是,在去年州“两会”召开的时候,她便撰写了相关提案,会后还多方...

副标题

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副标题

好花红村距惠水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是著名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金钱橘之乡”和“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全村7.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668户,总人口3125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816人,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6%。《好花红》传唱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是古代濮越人的后裔,也是古……
ABUIABAEGAAgxfGsnAYosPvF_gIw_Ao4WA
Copyright © 2015-2020 布依族在线(www.buyizu.cn)
▌ 主办单位:布依族在线
▌ 创  始  人:邓守强
▌ 许可证号: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 (黔ICP备2020011998号-1  )
▌ 法律顾问:贵州晟仲合律师事务所 罗勇 律师
站长抖音号:dengshouqiang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