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羡坤:南方百越民族共同人文始祖“布洛陀” 二维码
671
发表时间:2019-07-23 10:32来源:布依族在线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中华民族的始祖有三人:即黄帝、炎帝、蚩尤。但他百密一疏,却漏落了一人,即分布于千里珠江流域的中国南方百越民族共同人文始祖“布洛陀”。 司马迁当时的视野主要在中原,而中原是汉族的发源地,在千千万万个原始部落首领中,他只记载了著名的三个,黄帝打败了炎帝,炎黄合成一个族群,所以汉族自称“炎黄子孙”;蚩尤被炎黄打败,蚩尤带着族群向两湖地区南迁,尔后又迁往五陵溪、向云贵高原迁徙,他们是苗族瑶族的先祖。因此,苗族瑶族自称是“蚩尤子孙”。 翻开中国古代版图,古代“百越民族”在秦朝帝国以前,已经生活在广袤的中国南疆,是中国南方的原住民族,百越先民们最先在这片热土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疆拓土,创立家园,不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而布依族就是百越民族之中的重要成员,是“百越子孙。 秦始皇不愧为千古一帝,他横扫六国,统一中国,他执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废除诸侯制、执行郡县制……,从他开始,中国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国家。秦始皇还有一大功劳,就是派遣大军征服南越,即南方百越民族,他把中国南方纳入了秦朝帝国的版图。几千年过去了,秦始皇修筑的灵渠、长城,今天仍然发挥作用,见证了他统一中国的伟烈丰功! 秦始皇在征服南越的途中,为了运粮运兵,打通了湘江与珠江的通道,即广西桂林灵渠,浩浩荡荡秦国大军从灵渠开往两广。征服后这支大军就在中国南方永久驻扎不回中原,并且建立南越王府,地点广州。这次统一战争成就了中原汉族与百越民族第一次融合。后来秦朝灭亡,楚汉相争,在项羽与刘邦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南越王保境安民,不与中原争锋,百越地区一片安宁景象。一代雄主汉武帝即位后,为了统一中国,又派兵征服南越两广。此后历朝历代,都有派兵进驻两广百越地区,成为今天百越民族与汉族不断杂居、相互融合的景况。 中原民族与南方原住“百越民族”不断融合,造成了今天族源说法不一。中原过来的军兵,族源肯定是齐鲁陕豫,毫无疑问;而百越民族有些后代后裔,本来就是原住民,但家谱却记载为中原迁徙说,硬说自己祖先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这是人云亦云、仿照汉族说法的结果,也是对百越民族历史不清不楚造成的。 百越民族的八大特征:1、语言。百越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今天的壮侗语族的语言,使用这种语言大概6000万人左右,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国。布依话与千里之外的泰国语相通,谚语云:“会说布依话、走遍东南亚”,就是因为两个地方都在使用百越民族共同语;2、百越民族自古生活在水田地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被称为“稻作民族”;3、百越民族是中国南方原住民族,他们迁徙路线仅限于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和迁往南海对面的东南亚各国,所以,被称为中国南方民族。3、百越民族的人种,应该是南方人种,个头较矮,骨架偏细,人多苗条;北方人种多是蒙古人种,个头较高,骨架粗大,人多壮汉。4、百越民族在自己的少数民族古籍里,记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散见于水书、布依文古籍、壮族布洛陀经书之中,也口口相传于傣族、黎族的神话传说中。所以,广西壮族学者认为,布洛陀是源远流长的珠江流域各民族共同人文始祖。5、百越民族因为生活在潮湿大雾、水网密布的中国南方,为了防蛇防潮、规避野兽,造房起屋要盖成通风透光、离地三尺的吊脚楼。就像北方干旱少雨、缺少木料而建窑洞民居。建筑是与当地环境、地理气候相适应的结果。6、百越民族视铜鼓为神圣的器物,古代在战争祭祀等大事发生时,才会请出铜鼓。百越民族很多支系民族,包括壮族、水族、布依族,都有珍藏使用铜鼓的历史。中国南北有个区别,南方以铜鼓为重器,北方以铜鼎为重器,从出土文物中即可知晓。7、百越民族古代就会生产“越布”,就是今天自种棉花、自己纺纱、自己织布的“土花布”。8、百越民族在秦始皇征服统一南方以后,也带来了汉族文明,特别是汉字的传入,让百越民族也仿照汉字笔画,创造了记录少数民族语言的笔画文字。即今天的水书、方块布依字、古壮字等。这种仿照,古代的越南、朝鲜、日本都是从汉字笔画中创造本国文字,上述文字都一并归入“汉文字圈”的范畴,都是以汉字为源头。只是有些仿照了汉字的象形文字,有些则仿照汉字的正楷字。上述8大特征,是认定百越民族的依据,也是区别于北方民族之要点。 翻开司马迁游历中国的路线:他“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沿着“秦开五尺道”,从四川走过贵州北部直到云南,最南边抵达昆明为止。没有到过百越民族聚居的两广地区,所以他只以《南越列传》简要记述了百越民族概况,没有提到“布洛陀”,这是情有可原的。今天,我们看到查到的“布洛陀”尊神,都是在原来属于百越民族支系的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古籍里记载的人物,与黄帝、炎帝、蚩尤应该是同一时期,是远古中国南方原始部落的著名首领,南方所有的百越民族都把他认同为共同的文化始祖。 布依族,是远古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是百越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籍,她同珠江流域各民族共同信奉“布洛陀”,她以铜鼓、稻作、土布、吊楼为特征,她是中国南方的原住民族。布依族长期以来广泛吸收汉民族先进文明,不断融合,不断进步,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本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
文章分类:
【文学】评论
|
投稿邮箱:byzzx@qq.com(长期征稿) 投稿热线:166-8500-0854 “布依族的刺绣技艺分素绣法、彩绣法、剪贴法、扎染法四个内容。要做好刺绣的前提首先是绘画,只有将要刺绣的图案画出来,才能依托图案进行刺绣。”在望谟县搬迁安置点平洞街道亚鲁社区,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正在给绣娘学员们讲解着刺绣的内容。(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韦树章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桌子上铺开... 板光布依古寨地处巍峨的龙头大山山脉东麓主峰公龙山腹地,隶属贞丰县挽澜镇板光村,距县城16公里,距挽澜镇8公里,是挽澜镇辖区内的海拔最高的村庄。海拔约1600米,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0%。板光布依族自然村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洒落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有“云上布依人家”之称。板光寨布依语叫“曼莱逛”(Manlnaizguangz)。相传,从前这里生长着一大片茂密像桫椤树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