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网
新闻详情

布依文创制、修改、推行情况

 二维码 448
发表时间:2019-12-13 18:35作者:周国茂来源:贵州民族报

布依族历史上曾产生过几种文字,但都不通用,只流行于少部分人群中,主要流行于宗教职业者布摩中,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借助汉字表音的方式记录布依语言,在此基础上,运用汉字六书造字法新创了一部分文字符号,形成方块布依字(也称土俗字)。卷帙浩繁的摩经就是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的。除了这种文字外,在六盘水一带和威宁、云南布依族地区还发现了几种特殊的文字体系,其用途也主要是记录摩经。这些文字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准确记录布依语,所以用哪个字记录哪个词,比较随意,只有专门学习摩经的布摩才知道,一般人难以识读,因此学习和掌握非常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繁荣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势在必行,布依文创制被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全国解放不久,党和政府就组织专家对布依语进行了局部调查,并于1952年和1953年相继在中央民族学院开设布依语班,培养语文工作专业人才,为创制布依文作准备。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对布依语的40多个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和同一语支关系密切的壮语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布依语内部比较一致,没有方言差别,可以划分为三个土语,只需创制一种文字即可。同时,由于布依语和壮语接近,住地相连,为了便于彼此间经济文化科学的交流,与1956年11月在贵阳召开的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决定采取布依文和壮文联盟的方针并通过了布依文方案(草案),至此,布依族结束了长期没有通用文字的历史。

根据布壮文字联盟方针创制的布依文方案(草案),以惠水县羊场区布依话为读音参考点,有字母33个(其中拉丁字母22个,其他字母11个),声母23个(其中单字母17个,双字母6个),韵母120个(其中单元音6个,复元音20个,带鼻音韵尾的韵母34个,带塞音韵尾的韵母60个),声调符号5个。

布依文方案(草案)经国家民委批准自1957年在布依族地区试验推行,受到群众欢迎,并取得一定成绩。60年代初起,因左的思想干扰和“文革”十年动乱,布依文被迫停止推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党的民族政策得到重新贯彻落实,布依文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80年,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召开,会议根据实事求是精神,总结了建国以来民族语文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会上,对当年出发点虽好,但不太现实的布壮文字联盟方针,基本上作了否定。

1981年9月下旬至10月初,贵州民族研究所在花溪召开《布依族简史》讨论会期间,与会代表对布依文字问题进行了座谈,一致要求恢复推行布依文,并认为布依族文字应根据布依语的实际情况制定,建议以布依族较集中、语音较有代表性的望谟话为基础,修改布依文方案。省民委和省民研所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在《布依族简史》讨论会结束后,留下部分代表在贵阳继续开了3天会,专门讨论布依文方案的修改问题。最后取得一致意见,拟订了《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报省民委审定。

《修改草案》经贵州省民委审定后自1982年开始在布依族地区恢复试验推行。经过三年试点推行的结果证明,《修改草案》基本符合布依语的实际情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效果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现代汉语借词没有标调,很难辩读;韵母数量过多,有的音值相同而形式不同,增加学习负担;布依语长短e对立的词不多,没有必要设置一整套对立的韵母形式;没有正字、正音和书写规则,缺乏同一书写依据;第三土语有一些自身语音特点如何兼顾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贵州省民委于1985年3月21日至23日,再次在贵阳召开修改布依文方案座谈会。布依语三个土语区的代表和有关州、市、县民委的3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重新拟订了《布依文方案》(修订案),在原《修改草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音节、正字和正音、书写规则等内容,并作了一些修改。

《布依文方案》(修订案)受到广大布依族干部群众以及从事布依文工作的同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经省民委审定后报国家民委备案。与此同时,布依文推行也得到了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主要表现在,首先,布依文进入了大专院校和中小学课堂。1985年和1986年秋,中央民族学院和贵州民族学院设置了布依文专业大专班,并招收了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生。在黔南、黔西南两自治州和一些布依族聚居县,很多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文教学,布依文进入中小学课堂。第三,布依文教材和读物由过去的自编自印发展到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和报刊正式发表。布依文不仅成了布依族群众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有效工具,而且对传承布依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鉴于民族文字在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1年国务院发出“国发[1991]32号文件”,批转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报告》的通知。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国家民委语文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委语文办公室共同组成联合调查组,于1995年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对苗文、布依文、侗文进行了调查、论证和验收。经实地调查的事实证明,首先,这三种文字方案是科学的,经过恢复推行时的适当修订后,自80年代中期以来就没有再作修订,一直保持稳定,受到群众的欢迎,说明这些文字方案已经成熟;其次,三种文字试行范围和学习人数是可观的,目前都已普遍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法制建设、医疗卫生、语言研究等各个领域,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三,三个民族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绝大多数对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是赞成和拥护的。

虽然事实证明布依文方案是科学、可行、有效果的,广大布依族干部群众是衷心拥护的,但近年来布依文的推行总体上处于滑坡的局面,在一些地区甚至完全停顿,这是很令人感到痛心的。布依文的推行是布依族人民享受民族文化权利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布依族文化教育水平、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我们呼吁:布依族地区民族、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对待和重视布依文推行工作;广大布依族同胞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为布依文的推行、为布依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积极努力。如果让布依文在我们这一代人衰落,我们将无法向我们民族的历史交代,无法向我们的子孙后代交代。

投稿邮箱:byzzx@qq.com(长期征稿)

投稿热线:166-8500-0854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副标题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副标题

“布依族的刺绣技艺分素绣法、彩绣法、剪贴法、扎染法四个内容。要做好刺绣的前提首先是绘画,只有将要刺绣的图案画出来,才能依托图案进行刺绣。”在望谟县搬迁安置点平洞街道亚鲁社区,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正在给绣娘学员们讲解着刺绣的内容。(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韦树章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桌子上铺开...

副标题

特色村寨

特色村寨

副标题

板光布依古寨地处巍峨的龙头大山山脉东麓主峰公龙山腹地,隶属贞丰县挽澜镇板光村,距县城16公里,距挽澜镇8公里,是挽澜镇辖区内的海拔最高的村庄。海拔约1600米,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0%。板光布依族自然村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洒落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有“云上布依人家”之称。板光寨布依语叫“曼莱逛”(Manlnaizguangz)。相传,从前这里生长着一大片茂密像桫椤树一样...
站长抖音号
投稿邮箱:byzzx@qq.com
新闻热线:166-8500-0854
Copyright © 2015-2024 布依族在线(www.buyizu.cn)
▌ 主办单位:越人网 • RAANZ BUXQYAIX
▌ 技术支持:贵州濮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许可证号: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黔ICP备2020011998号
▌ 创  始  人:邓守强
▌ 法律顾问:贵州北鸣律师事务所 罗勇 律师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