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民间舞蹈多为集体舞,较流行的有《铜鼓刷把舞》、《狮子舞》、《较场舞》、《龙灯舞》、《织布舞》等。望谟一带布依族,为丧事时跳《回旋舞》。布依族戏剧有布依戏、花灯剧和布依族地戏等。 《铜鼓刷把舞》流行于独山、荔波等县。在过年、四月八、七月半等节日演出。一二十个青年男女,手持刷把,随着铜鼓的节奏,翩翩起舞。舞蹈热情轻快,并且随着鼓点的变化,表演出各种不同的舞姿。 《狮子舞》流行册亨、安龙等县。两名男演员共披一张用布绘成的“狮子皮”,装扮一只雄狮。配合动作,先在地上跳跃翻舞。然后攀上几张方桌叠成的高台,盘旋翻滚。最后突然从高台跳下,动作技巧高超,有惊无险。 《转场舞》流传于盘县一带。演员身穿红色或黄色道袍,头戴花冠,一人挥动一副大钹撞击,伴以铜鼓声,组成强烈的节奏,跳出各种舞姿。据传说,《转场舞》是从道士祭祀死者“转场”的仪式演变发展而成。 为丧事时举行的《回旋舞》(俗称“绕坛”),由一人执彩旗前导,依次排队为吹笛手、锣鼓手和其他手执小白旗的执事人员,跟随笛声、鼓声的节奏,围着场地转舞。转舞到一定地方,前导演员向后旋转,从队伍中穿插而舞,其他人也依次穿插而舞。不断的回旋而舞,又不断的穿插而舞,场面十分热闹。望谟布依族《回旋舞》都是男青年演出。安龙类似的舞蹈在场的姑娘也参加。 此外,还有《糠包舞》、《扁担舞》、《秋千舞》等,起源很早,亦有特色。 布依戏流行于黔西南和安顺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起初是不搭戏台,在平地上演唱的简单土戏,经一代又一代艺人的提炼加工,搭台布景,服饰刺绣,已有一定的规模。剧目一为本民族传说故事,如《六月六》、《金猫与宝瓢》、《打草鞋》、《王三打鸟》、《四接亲》、《马边月》和《冯相宝马必肖》等;一为移植汉族剧目,如《玉堂春》、《柳荫记》、《辕门斩子》、《琵琶记》和《包公案》等。演出服饰,多为布依族古装。伴奏乐器,有锣、鼓、钹、二胡、月琴、箫、笛、木鱼等。移植汉族剧目演出,在报名、旁白、介绍身份和公堂审案时,多用汉语,而唱词仍用布依语。 布依戏班,由三十多人组成,角色分工清楚。以三小即小丑、小旦、小生为主,加上大王、大将、差官等。演员多走三角路线,但步代依角色而有不同。如旦角亦步一趋,姗姗迟行;生角步子稳重,从容不迫;丑角抬腿走步,一步一跳,三步一转身,动作诙谐;武将步子较大,武打时拳掌灵活;大王王矜持,摆足架式。布依戏深受布依族群众喜爱,黔西南册亨、望谟、贞丰、兴义特别普及,现仍在继续发展。 花灯剧流行于独山、平塘和都匀一带。是以汉族民歌小调为基础,融合广西彩调,逐渐发展而成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花灯分为“地灯”(歌舞)和“台灯”(戏剧)两大类;地灯不拘表演场地,主要由丑角(俗称“妈哥哥”)、旦角(俗称“妈妹子”)同台演唱,右手持彩扇,左手甩素帕,交错歌舞。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欢快热情,曲调富于舞曲味,唱词大量运用诗歌。地灯中又分酬谢神灵的“愿灯”和娱乐观众的“耍灯”。“愿灯”多流行于农村。“耍灯”多举行于节令。 台灯则至少有简易舞台和服装道具,并有灯胡、筒筒、扬琴和月琴等乐器伴奏。有锣鼓曲牌。有路调、数板、花调、哭板、二簧、二流等唱腔。曲调既有上下句式歌谣体,也有多段结构的曲牌体,比较精炼且富于多用性。音乐渐有戏剧性和性格化。虽然无正规演出脚本,但是有传统剧目,内容基本固定,由灯班主(掌坛师)作情节上和艺术上的发挥。代表性剧目多为民间传说故事,也有演唱汉族剧目的。主要有《蟒蛇记》、《金铃记》、《借亲配》、《薛仁贵投军》、《蒋三哥下南京》等。 布依地戏,流行于贵阳、长顺、册亨等地。不搭戏台,在平地表演,故称“地戏”。有专门戏班子,多在春节期间演出。演员穿戏服,戴面具(脸壳),面具多为历史人物及布依摩师等。剧目都是汉族故事,如《三国》、《杨家将》、《说岳》等用汉语演唱。布依地戏属傩戏系列,详《贵州傩文化系列》章。 布依族民间舞蹈都来自生活,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反映生产劳动的有织布舞、舂碓舞、响篙舞、生产舞、丰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习俗的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龙舞、狮子舞、板凳舞、铙钹舞、转场舞、回旋舞、红灯舞、刺锤舞、傩舞等。 此外,布依族将明代以“军傩”形式传入贵州省的汉族《傩戏》,从舞台搬到村寨广场,改编为专门以武打场面表演历史战争题材的布依族《地戏》。 织布舞 布依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贵州省布依族地区,主要表现种棉,摘棉,抽纱,纺线到织成布匹的全部过程。其中表现织布的舞蹈,表演者最少三人,舞时两个男舞者面对面而立,共同拿两根四尺长的方形木棍,此起彼落,模拟织布机上的踏板,另有一女舞者两脚踏在两根木棍上,做织布动作,动作轻巧,载歌载舞。 铜鼓刷把舞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独山县和荔波县。因表演时以击打铜鼓作为指挥和伴奏,演员手持刷把,翩翩起舞,故称为“铜鼓刷把舞”。 花包舞 又称糠包舞,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布依族地区。多在春节、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期间,在宽敞的坝子上进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舞蹈。 龙灯舞 俗称“耍龙”,是布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布依族民间有许多有关龙的传说。人们格外喜欢龙,崇拜龙,春节期间,各地都有耍龙的习俗。龙的制作多种多样,有的是用竹篾编扎成龙架,糊上白纸,画上或帖上彩色鳞片。有的是用长幅布匹制作而成。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布依族舞龙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每年正月初八、九出龙,各村寨都作好准备,迎接龙队进村表演,龙队先向各家各户拜年、祝福,然后表演,直到正月十五、六日才收龙、烧龙,形式非常地隆重。 狮子舞 俗称“耍狮子”, 是一种具有较高技巧的舞蹈。主要流行于黔西南安龙,册亨一带,是布依族民间龙灯会的主要节目之一,常在春节期间或农闲时表演,也有的人家在婚丧期间表演。 转场舞 流行于黔西南盘县特区,来源于祭祀。相传老人去世后,要请道士举行“转场”仪式,后来就演变成为“转场舞”。表演时演员穿上红黄颜色道袍,头戴花冠,分别敲击大钹和铜鼓,人们随着节奏翩翩起舞,气氛十分热烈。 红灯舞 俗称跳“红灯”,布依族一种歌、舞、武术合一的艺术形式,流行于贵阳市乌当区一带,是当地布依族群众每年正月的主要娱乐活动。“红灯”据传源于宋代。“红灯”唱腔是将花灯戏曲、民间小调等融为一体的袭用曲调。演员边舞边唱,颇具特色。 刺锤舞 又称“德莎呱”,布依族一种群体性的“武舞”,流行于黔南独山县墨寨乡和荔波县凤阳乡一带。它融合了民间武术的精华及民间舞蹈动作,形成一套独具风格、适合于表演的舞蹈技艺,充分表现出布依族人民驰骋沙场的英姿和不可战胜的威武气概。 粑棒舞 粑棒舞广泛流行在贵州省平塘县各乡镇的布依族村寨,以大塘镇胜安洞口寨的粑棒舞最具特色。此舞过去常用于丧葬祭祀之际,一为祭奠亡灵,二为冲淡丧葬时的悲哀气氛。随着时代的发展,此舞已不局限于丧葬,每逢各种节日集会、婚嫁迎娶、立房盖屋或农闲之余,当地布依族群众都会在村寨的晒坝、房前空地或广场舞台等,表演粑棒舞自娱自乐。 舞蹈主要是表现一种欢快热烈的情绪和比试技艺,祈求五谷丰登和男女社交等内容。粑棒舞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二类,一类为“三人或四人对击粑棒”的舞蹈形式;另一类为“粑棒技巧表演”的舞蹈形式。二种形式可同时一起表演,也可分开单独表演。 前种形式常于广场表演,后种表演形式不论场地,以一人表演粑棒技巧为主。这类表演包括以下几个粑棒舞组合:坐粑棒、穿牛鼻卷、捶米草、跳克碓、甄子箜饭五种。动作都是历代艺人从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和提炼了的带有技巧性、形象性的舞蹈造型。 不论何种形式的粑棒舞,其风格都呈现出粗犷拙朴、敏捷刚劲的特点。粑棒舞曾多次参加省、州调演并获奖;1999年参加贵州省第四届民运会获表演项目第二名,同年代表贵州参加在拉萨举办的全国第六届民运会荣获表演项目银牌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