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外界普遍误解布依族的族称“布依”二字的含义,认为布依族是因为“身穿土布衣服”、“擅长织布”、“喜欢穿土布服装”,所以称之为“布依族”,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为另一个语音相同的汉词“布衣”,特别是现代电脑拼音输入法的利用,网络中通常将“布依”误写为“布衣”。事实上,布依族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古老民族,十分擅长纺织制作精美土布的民族, 但布依族的“布依”二字并非来源于此。“布依”是本民族语言自称“Buxqyaix”的音译,与汉语的“布衣”并无任何关联。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的古老民族,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秦以前称濮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代汉族文献称“蛮”、“僚”,宋元时代称“仲家蛮”、“番”,明清汉人也一直沿袭。从清代至民国年间,布依族人除被称为“仲家”外,还被称作“夷家”、“水家”、“土人”、“土边”等这些称谓,均为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及外族强加给布依人的歧视辱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始进行民族识别,并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才改用本民族自称“Buxqyaix(“濮越”同音“布依”)”的音译为族名。 布依族内部自称高度统一,因为是百越人后裔,所以布依族绝大部分都以“布依(濮越、布越)”自称。“布”是“人、民族”之意,“依”即“越”,是布依族族名专称。“布依”就是“依人(越人)”的意思。因各地布依语语音的差别,读音略有不同,音变为“布夜”、”“布雅依”、“布也依”、“布约依”等,但均为“布依”一词的音变,是同一个词语。也就是历史上“濮越”二字的谐音。布依族还自称“布绕”,即“我们民族的人”,布依族内部各支系之间还有“布曼”、“布侬”、“布娜”、“布央”等互称,但无论支系之间互称如何,各个支系的布依人均认为自己是“布依(Buxqyaix)”,并把“布依”作为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民族自治地区。为统一本民族的族称,正本清源,恢复了布依族族称的本来面目,1951年7月在贵州省召开的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布依族上层知识分子代表指出,历史上的汉族文献以及外族对布依人的称谓绝大部分都是对布依人的歧视与侮辱,根本就不符合布依族人意愿,不利于民族团结。提出要求用本民族的自称音译为族称的提案。1953年8月24日,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在贵阳召开“贵州仲家(布依族)更正民族名称代表会议”。经充分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凡用本民族语言称呼自己民族为Buxqyaix(布依)的,均属于同一个民族,Buxqyaix是本民族固有的民族名称。鉴于全国通用的文字是汉文,Buxqyaix也需要用汉文用汉文名称,应按照音译法,选用读音与Buxqyaix相近的汉字”布依“作为族称,充分体现了”名从主人“的原则。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根同源的关系,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布依族是夜郎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布依族是夜郎文明的重要创造者。 |